学习设计方案

时间:2025-07-05 14:42:19
学习设计方案

学习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设计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金钱”、“生活”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乐观、宽容、合作、无私等良好品质。

2、学会写作比较规范的演讲词(议论性),中心明确,材料有力,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语言富有感情。

3、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通过活动初步掌握演讲技巧,学会通过演讲形式表述观点,锻炼自己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胆量和能力,以及学回用演讲形式鼓舞人、号召人。

活动设计:

一、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课时,先布置写一篇演讲词,话题

在“微笑着面对生活”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中选择其一。

二、结合习作,准备好范文,安排一次写作辅导课,辅导作文的修改。

每个合作小组推选一位选手、一位评委,在班里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学习设计方案2

《乒乓球正手攻球》主题学习设计方案

设 计 者:梁妮

设计者单位: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设 计 日 期:20xx年7月15日

1.概述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乒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伦敦奥运会包揽4枚金牌之后,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乒乓球正手攻球作为本单元主题,是因为攻球是乒乓球运动的一种主要进攻技术。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击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乒乓球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的一种主要进攻技术,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击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能够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通过学习让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学习技能和合作学习、小组比赛过程中能相互交流,团结协作,通过相互学习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并改正自己;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发展上下肢协调能力;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获得学习乐趣和学习成功感;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课题介绍:乒乓球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安排的课时相对比较多,在这个单元中,重点强调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进行教学。

2.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单元5课时的学习, 让学生学习正确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术。

2、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发展上下肢协调能力;

3、运动技能:85%的学生能完整掌握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4、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5、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获得学习乐趣和学习成功感;

(2)过程与方法:

1、基本技术①初步掌握握拍、发球、推挡、攻球、搓球等基本技术以及单个技术的简单组合;②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以及快速的判断能力;

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加大练习的难度,初步接触移动中正手攻球技术,并随课程的进行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初步学习简单横向移动步法(跨步、跳步)。

3、掌握常用步法,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达到步伐流畅的程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心理健康:通过学习让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都有明显的提高。

2、社会适应:在学习技能和合作学习、小组比赛过程中能相互交流,团结协作。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中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 判断和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良好的速度、 力量和灵敏素质且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 具备了学习攻球技术的条件。

4.学习任务分析

(1)基本技术、初步掌握握拍、发球、推挡、攻球、搓球等基本技术以及单个技术的简单组合;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以及快速的判断能力;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回答问题:正确的正手攻球手臂动作时怎样的?

(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加大练习的难度,初步接触移动中正手攻球技术,并随课程的进行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初步学习简单横向移动步法(跨步、跳步)。回答问题:击球的时机;

(3)掌握常用步法,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达到步伐流畅的程度。回答问题:为什么强调还原动作?

5.资源信息化资源图片、视频、课外阅读资料 常规资源:自备的球拍、乒乓球 教学支撑环境:学校室外乒乓球台

6.实施过程学习过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正确的握拍,手臂夹角,挥笔方向,还原动作,进行初步的学习,采用老师教学,学生讨论学习,优秀学生带动的多种方式进行。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加大学习的难度,按照接近比赛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通过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

篇六:主题学习设计方案

《看不见的爱》主题学习设计方案

设计者:李敬芝 设计者单位:四井子学校 设计日期:20xx-10-11 1.

概述

真爱,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优美品质,值得发扬和光大。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会关心,学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达到让世界充满“爱”

一.学习目标分析

指导和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这是现代教育科学向各学科教师提出的新课题。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较之其它学科,学习目标的确定更加困难,因而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言语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知识)和自己独特的学习内容(言语知识、言语能力和言语习惯)。尽管二者不尽相同,但“有意义的言语”学习却是共同的,即要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可以说,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学后应产生的事前标志,是在主观上预先建立起来的教学和学习形象。语文教学目标中既包含了“教”的目标,又包含了“学”的目标,但在通常情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了单纯“教”的目标。这就从总体上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应该说,这也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是多阶段、多层次、多规格的统一体, ……此处隐藏18291个字……>2、过程与方法: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他们还不是很明白应该如何去写;

3、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5、教室学习环境与学生日常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认识,但不是很透彻。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了解不良的教室学习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内容:通过观察,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搜集资料,查找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因素;

通过调查或上网查找资料,提出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直接进行实践,让老师或其它同学加以评价。

六、资源准备

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电话、空气污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显微镜、放大镜、摄像机、照相机、调查报告表、实验报告表、量化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2、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3、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1、介绍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3、联系好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等部门,争取各部门的支持与合作。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

1、根据老师提出的选择课题的原则和技巧各小组分别提出一个课题;

2、经过全班讨论确定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并和大家日常学习联系非常紧密的课题——改善教室学习环境;

3、讨论教室学习环境的不良因素并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1、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原则:

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

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选题应联系实际。

2、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技巧:

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选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能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的课题;

从课外读物上去寻找感兴趣的课题;

从生物课本中去寻找延伸的课题。3课时成立课题组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成立课题小组;

2、各小组投票选出小组长;

3、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1、在学生自愿成立小组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例如:性别搭配、各组人数相对平均、个体间能力搭配尽量均匀等;

2、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制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3、制定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实施课题计划和方案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资料阶段:

本阶段的收集资料有很多种方式或途径:例如,上网查找、调查访问、去图书室查找等,部分小组去采访环保局工作人员或环境监测部门工作人员,然后各小组长将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分析;

2、实地考察阶段:

各小组在学校33个班级的教室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并且询问各班级同学对教室学习环境的感受,然后,各小组长根据实地考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比较好的班级教室环境和比较差的班级教室环境,并让小组成员讨论好和差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实施阶段:

调查访问环保局或环境监测部门,获得教室环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质,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教室环境中有害物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响,小组分工协作,找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1、组织学生到县环保局请教并采访专家;

2、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

3、做好各小组的协调分工工作;

4、指导小组长完成每次任务的汇总、筛选、分析工作;

5、及时跟踪各小组的活动进展情况,对比较落后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6、指导各小组成员适时调配活动方案,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7、及时指出学生在进行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

8、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此次活动更加充满兴趣和激情。4课时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题,再加上改善教室学习环境与每个同学的日常学习活动联系紧密,学生的关注度很高,兴趣很浓厚。对同学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组能够很好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也受到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都非常关心。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问题,例如,学生虽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写得都不够好,还需要老师的很多指导,以后,应建议语文老师多点教学生练一练这些实用文章的写法。量化评价表:

请打“√”:自评□小组评□老师评□所属小组名称被评价人姓名编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活动优良合格需努力主动提出设想、建议2合作交流主动与组员配合,乐于帮助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3学习技能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实践方法方式多样4实践活动积极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合作5成果展示成果有新意6综合评价

《学习设计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